尊龙凯时网址

丝路5000里 使命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尊龙凯时网址

发表时间:2024-09-05  来源:河南日报

  河南与哈密,跨越千里山河,绵延2000多年情谊。河南连续援疆14年来,“豫哈”并肩作战,在医疗、教育、文化、科技及产业等多领域交往交流交融,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枝叶关情 厚植民生福祉 

  “杨医生,隔壁诊室患者的针灸时间到了。”“杨医生,门口有个患者说头疼,想请你按一按。”8月30日,哈密市中医医院(维吾尔医医院)正骨楼内,河南骨干医师组团式援疆医生杨卫星频频被呼唤,他奔走于不同诊室内,忙得脚不沾地。走廊里等待看诊的人中,80%以上都是少数民族群众。

  去年5月,杨卫星被选派来哈密开展援疆工作,把中医正骨、针灸、艾灸等特色疗法从中原腹地带到了天山脚下。

  “当地群众非常喜欢中医,去基层为农牧民义诊的时候,语言不通,他们会用肢体语言表达感谢,拽拽我们的衣角,打手势,对我们微笑。”他说,这是莫大的鼓励。

  新疆地域辽阔,不少群众居住在偏远的乡村里。如何让偏远地区群众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河南援疆医生想出了不少好办法。

  “根据当地地广人稀的特点,我们充分利用社交媒体,以短视频等形式宣传援疆政策、讲解疾病防治知识等,广受群众好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副院长、援疆医疗专家领队朱元增说。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近3年来,河南援疆医疗专家累计完成诊疗26.2万人次,开展手术1.6万余台,救治疑难危重病例5297例。为了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河南援疆常态化开展帮带提升,全省22家医院与哈密20家医院结对共建,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为哈密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协同创新 推动产业发展 

  从三塘湖到十三间房,哈密的茫茫戈壁滩上,一排排整齐的“大风车”迎风转动,源源不断地把清洁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

  昔日荒漠何以成为绿电热土?这背后,有不少来自河南的力量。

  9月2日,在新星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疆新星双瑞风电叶片有限公司,一片片巨大的风电叶片整装待发。这些长达103米的风电叶片,不仅运行稳定、发电量大,还加载了双瑞风电自主研发的“双向避雷”技术,能大大延长风叶使用寿命,科技含量满满。

  作为风力发电的关键部件,这些叶片将被运往第十三师新星市及西藏、宁夏、内蒙古等地,为风力发电企业提供完整的设备支撑。

  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推动产业援疆,我省做了哪些新探索?

  在哈密市柳树沟乡的一块试验田内,一株株青翠的菌草正随风摇动。这种“绿洲一号”菌草耐旱、耐淹、耐冻,不用施肥打药,能轻松长到四五米高,寿命长达二三十年。

  “我们以前在河南兰考开展过盐碱地改良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疆水资源情况以及农业生产习惯,研发了新型盐碱改良剂,不仅能改善生态环境、治理盐碱地,还可以促进作物生长,提高牧草产量。”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中贤介绍,省科学院与哈密共同成立了协同创新服务中心,要建立一个长期的、带不走的科研服务团队,探索“科技援疆”赋能哈密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双向奔赴 换来情深谊长 

  8月31日晚,正逢周末,阿勒屯古街上热闹非凡。人群中闪过一张张不同民族群众的面孔,走街串巷10分钟,就有多种不同方言在耳畔交织。

  注意到记者正在拍摄,8岁的维吾尔族女孩美合日巴牧好奇地观察了一会儿,忍不住主动上前自荐,“能给你拍张照吗?我拍照特别好看!”

  “哈密就是河南对口援建的,欢迎河南朋友多来玩,新疆是个值得反复来的好地方。”圆心摄影店内,店员听到两位正在化妆的客人来自郑州,立刻热情发出邀请……

  在哈密的几天,记者最大的感受,就是“风”“光”无限、人民热情。一句句“河南老乡来了”“亚克西”,听得人心里暖暖的。

  山河相望,豫哈情长。河南援疆的故事,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书写。

  位于第十三师新星市的红星二场红星军垦博物馆,全面展现了红星二场前身部队来到新疆开垦荒地、艰苦奋斗的历程。馆内一张旧照片,定格了河南女兵赵秀勤与新疆结缘的开始。

  “1951年,年仅16岁的赵秀勤不畏艰苦,参与修建红星一渠。老人如今年近90岁了,依然生活在新疆。”该馆馆长初明远介绍,从1950年起,河南的支边青年、学生和军人就陆续来到这里援建,有些河南人扎根在此,便再不曾离开,为新疆的建设发展默默奉献了一生。

  从古丝绸之路至今,河南与哈密的情谊已绵延2000多年,千千万万的援疆故事跨越时代,仍在不断上演。

【责任编辑:张 磊】

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大河网络传媒集团  承办


"));
网站地图